人类…不愿意放弃长期以来属于自己的那种控制社会领域的无限权力…无数的经验在告诉他们,得意洋洋地幻想的这种无限权力,一直是使他们变弱的原因,而只有在他们承认物具有其固有的本性并虚心地探求物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他们对物的支配才真正开始。(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第二版序言》)
Category: humanities
-
Durkheim: 社会学就是研究制度的科学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第二版序言
-
性高潮到底在高潮什麼?
最近一次關於 BDSM 的討論之後,我第一次開始從每一個細節反思自己的性癖和性幻想中有多少是被文化/亞文化和潮流捏造的,有多少/哪些是發於自身的。在性高潮中,除了腦內物質的刺激外,心理上觸發的高潮的因素到底是些什麼。當前能給我自己的結論是,除了一些文化上對於物的能指 signifier 和所指 signified 建立的簡單聯繫外,主要心裡上的性癖、性幻想和性高潮來自非常態社會性的「反常」、「反差」(抑或是獨佔、偏愛、「只我可以」等違背「平等」的情感),而在性的語境中,這樣的反常、反差在心裡上很容易引向這是真實的本我 id/真實的他者的本我,以及進一步刺激對這種日常罕見的「真實」進行可能性的探索,是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theory 式的真實的互動建構。並且這種「反常」的冒險基於一層奇妙的安全感之上。於是反常和安全帶來了有趣的張力。
-
楊雄《法言》中的鴨子類型
“Duck typing” is a concept in computer science “If it walks like a duck and it quacks like a duck, then it must be a duck”(https://en.wikipedia.org/wiki/Duck_typing). I found a very similar statement in Yang Xiong’s 法言: 假儒衣書,服而讀之,三月不歸,孰曰非儒也 When someone dresses like a Confucianism, reads like a Confucianism, works hard like a Confucianism. This person is a Confucianism.
-
是否应该向 AI 绘画学习?
在今日份的思考人类应该从AI绘画和AI音乐里面学到些什么的时候,就建立了这样的一个推论,人类的社会化源自人类生来的残缺,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是学习,学习掌握不用重复发明的工具,学习约定俗成的规范,学习对人类功能的社会性要求… 从某种角度说,这也是个人丧失独立性的过程。但在丧失独立的过程中,个人独特的知识、思考方式、直觉又反向输出给了社会网络。现代社会会用一套评价系统来激励这样的社会化之后的温和的个人独立。比如一个人的社会成就很大程度上会源自社会对此人原创性的认可(当然,这也带来价值评价的问题,这里不讨论)。但对于个人来说,如何反思个人独立?我觉得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知识增长和个人化(原创)知识的自我确定;第二个维度是对自我批判能力的持续确认。
在对反思进行反思的时候,就发现这推论完全来自自深渊的你,以及来自深渊的你用到的拉康与母体分离创伤,以及认知建立的理论~ 来自深渊的你真是一部神作~ 第二季也看完了,觉得挺看电波的。比如:你们吃了我妈,我现在要吃了你们。我觉得是逻辑上没毛病对~~ 但一定也会引起不少人的不适,因为吃人总是不好的 2333 另外,来自深渊的你第二季把价值的本质思考为欲望,作者这个直觉也特别棒
-
自由与责任
c++ 带来了巨大的自由,但不用 C++ 的人也很多。随自由而来的是对所有细节的责任,比如使用 c++ 对内存的管理,垃圾的回收,而这些由自由带来的「冗余」责任在很多程序的建设中是可以通过让渡不必要的自由来消解。因此在不希望承担过度责任的前提下,让渡自由是「便宜」的方法。
对所有责任和细节如果充满了兴趣,能看到的是大量的自由和细节,包括大量也许不必要知道的细节。对于结果论者来说,这些大量的细节是无聊和无效的。另一方面,让渡自由之后的代价是,我们需要依赖和不断从外部更新别人想法和改变。
-
漢文化圈原生多黨制的可能性
之前和友人討論中國文化到底有沒有原生多黨制的可能性,除了之前談到的楊朱和道家以外,惠施也許也是一個潛在的可能性
莊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謂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曰:「可。」莊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堯也,可乎?」惠子曰:「可。」
https://ctext.org/zhuangzi/xu-wu-gui?filter=463495&searchmode=showall#result另外,「徐無鬼」下文莊子也引到了音樂共振的例子:「於是為之調瑟,廢一於堂,廢一於室,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夫或改調一弦,於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絃皆動,未始異於聲,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這也爲我之前 argue 君子和而不同的「和」來自調絃提供了一個佐證:它並不主張完全的不同,而是主張在同一個「主音」下的「和絃音不同」,本質並不鼓勵意見向左
附《列子·楊朱》:周諺曰:田父可坐殺。晨出夜入,自以性之恆;啜菽茹藿,自以味之極;肌肉麤厚,筋節腃急,一朝處以柔毛綈幕,薦以粱肉蘭橘,心㾓體煩,內熱生病矣。商魯之君與田父侔地,則亦不盈一時而憊矣。故野人之所安,野人之所美,謂天下無過者。
-
緇衣與儒家的命題推導工具
終於把上博簡的緇衣讀完了~ 篇章結構特別嚴密。
概括來說:執政者行政的方式,第一層是在道德上,彰顯好的,厭惡壞的。第二層是在法規上,獎勵好的懲罰壞的。第三層,執政者親行好的,不行壞的。於是執政者本身的行為就自然成了法律權威。言行一致不僅是執政者要做的,也是君子要做的(這樣上下就不會被蒙蔽)。君子要行必有所成,為了避免失敗,就需要遵循執政者的教導。於是上下一致、好惡相同的社會就建成了。
那麼什麼是好的?「緇衣」在第一章開宗明義已然化解了這個問題:「儀型文王,萬邦作孚」。於是能觀察到「緇衣」並沒有對「好」上升到「道」的層面進行討論。也許「緇衣」還沒有受到黃老嚴重的影響,或者「緇衣」的默認讀者是都承認儒家共同價值觀的。
「緇衣」對言行一致進行了大篇幅的討論,值得注意的是,「緇衣」對「行」的要求是「成」和「恆」。這樣靜態的「行」,更多被賦予了道德上的正確。這種道德上的正確在積極意義上,消解了信息傳播可能被扭曲不明的困境,於是「邇者」「遠者」都能成君子的「匹」。民眾都會不惑和服從。但這種靜態的道德的「行」留給名家與刑名之學可攻擊的弱點。任何三段論結論的正確都基於兩個前提,不設前提必須「成」和「恆」的斷言只能是前提。只接受前提而不鼓勵多條件推導,接受「緇衣」學說的行動者們在行動和辯論時,只能回到一切不言自明的那些原點,譬如「儀型文王」。這也就自然促使君子們對原點產生極大興趣,思孟學派也自然在之後對天、命、道、心的討論傾注大量心力。
-
「靠北」閒诂
詩云,「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是故「靠北」者,投之「近北」也。言「近」者,猶憐之也。然「有北」殘賊四國,雖「近」亦不當受也。終必「投畀有昊」。「有昊」者何?「昊天罔極」。「罔極」者何?「蓼莪」曰:「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是故「不如死之久矣」。
是故「靠北」者,期「不如死之久矣」#